通胀失控的恶性循环: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曾坦言:“产能不足,需求过旺。” 军工生产和政府支出推高了市场需求,而供应能力却跟不上,导致物价飞涨。2024年通胀率高达9.52%,远超央行设定的4%目标。 为了抑制通胀,俄罗斯央行从2023年8月到2024年10月八次加息,贷款利率飙升至28.1%,小额贷款利率甚至高达47.5%,黑市汇率一度达到惊人的400卢布兑1美元。高利率虽抑制了通胀,却也扼杀了实体经济,形成恶性循环。
财政的饥饿游戏: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。2021年和2022年尚有盈余,2023年却出现3.24万亿卢布的赤字,2025年预计赤字为1.2万亿卢布(减少并非经济好转,而是政府增税的结果)。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,政府提高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,并对汽油、烟酒等商品征收消费税,以及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开采税,虽然增收1.6万亿卢布,但却严重打击了经济活力。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家储备基金的快速消耗,自2022年以来已消耗一半,未来财政缓冲空间将日益缩小。
军工拉动的虚假繁荣:2024年,俄罗斯经济数据看似良好,增长率甚至超过一些西方国家。然而,这背后是令人担忧的军工经济依赖。国防开支从2023年的6.4万亿卢布激增至2024年的10.8万亿卢布,增长幅度惊人。 军工订单带动了制造业扩张,工厂满负荷生产武器装备,失业率降至2.3%,但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。 大量资源、人才和资金被吸纳到军工领域,本来就薄弱的民用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,经济结构畸形,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加深。
资源诅咒:富得流油,穷得叮当响:俄罗斯的困境可以用“资源诅咒”来解释。丰富的资源并未带来持续发展,反而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,忽视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科技创新。苏联解体后的“被动去工业化”,以及叶利钦政府的“休克疗法”,更是摧毁了原有的工业体系,加剧了资源诅咒的影响。油价波动直接影响着俄罗斯经济的兴衰,一旦油价下跌,经济立即陷入瘫痪。
制度性痼疾: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是俄罗斯经济问题的根源。寡头垄断、腐败盛行、法治不彰,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,抑制了经济活力。资源红利主要被少数寡头控制,普通民众难以从中受益,加剧了社会矛盾,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增长。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的脱节,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。
未来的艰难选择:俄罗斯面临着艰难的选择:是继续依靠资源出口和军工生产维持短期稳定,还是进行痛苦的结构性改革? 短期来看,维持现状似乎更安全,但这种模式不可持续;长期来看,必须解决经济结构单一、创新能力不足、人才流失等根本性问题,但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决心,以及漫长的时间。
教训与启示:俄罗斯的困境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:资源丰富并不等于经济发达;制度建设至关重要,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;人才培养和保护是国家发展的基石。 俄罗斯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,如何在资源、制度、人才之间取得平衡,如何在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中做出选择,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保持竞争力,这都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。 俄罗斯的问题并非无解,关键在于是否有决心和能力去解决问题。
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