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为何执意要杀这位故交?这要从孙刘联盟的恩怨说起。赤壁之战(208年)后,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取得立足之地,却屡次食言拒不归还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,孙权派鲁肃索要荆州,关羽单刀赴会时那句乌林之役,左将军(刘备)身在行间,寝不脱介,戮力破魏,岂得徒劳无一块土的狂言,早已在东吴君臣心中埋下芥蒂。
周瑜临终前曾向孙权献策:刘备寄寓,有似养虎。这位江东谋士早就看穿刘备集团的威胁。当关羽北伐时呼封米贼羞辱孙权,又擅取湘关米粮,终于触怒东吴。吕蒙的偷袭看似背盟,实则是孙权筹谋已久的战略反击——既夺回战略要地,又斩断蜀汉一臂。
这场变故引发连锁反应:刘备倾国之兵伐吴,却在夷陵之战(222年)遭陆逊火攻,蜀汉精锐损失殆尽。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痛心疾首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可见荆州之失实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
回看这段历史,关羽的悲剧既有性格因素——他的傲慢轻敌在《三国志》中早有记载;更是战略失误——违背诸葛亮北拒曹操,东和孙权的既定方针。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评价:羽刚而自矜,以短取败,理数之常也。这位传奇名将的结局,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用人治军启示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