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道教的创始人、道家学派的创立者,被尊为道教始祖。他的生卒时间,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,有关他的生平经历,大多是传说故事,无法详细考证。
有关老子出生的记载,最早见于《列仙传》。《列仙传》是中国最早及较为系统记述古代道家事迹的著作,书中把老子作为神仙记载。周朝时,老子化身五色流珠,从大罗山的太清仙境乘着太阳日精,驭龙而降,正好落入睡梦中的玄妙王女儿尹氏口中,吞咽而入后就有了身孕。老子在娘胎中八十一年,才从母亲的左肋下破肋而出。老子出生之时,祥瑞笼罩,万鹤飞翔。他生下来,就长得鹤发龙颜,头发、眉毛、胡须全白,因此被称老子。他落地就会走路,而且步落莲花,天生就会说话,出生后,他走了九步,指着院子中的一颗李树说:“这就是我的姓。”从此老子就姓李了。
另相传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,字伯阳,谥号是聃,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。他自幼聪颖过人,酷爱读书,善于探究,很早已思考国家、祭祀、人生等宏观问题。老子十岁时,家中给他请来了当地最有学问的商容老师。有一天,商容老师上课时说:“天地之间人为贵,众人之中王为本。”老子问老师:“天是什么?”老师解释说:“天就是清清的东西。”老子又问:“清清又是什么?”老师答:“清清是太空。”老子问:“太空之上又是什么?”老师答:“清之清。”老子问:“之上又是什么?”老师答:“之上就是更加清清的清。”老子继续追问:“清的最后是什么呢?”老师说:“先贤没有传述,古籍没有记载,愚师不敢妄言。”老子的问题甚至让博学多才的老师都无法给出答案。
老子十三岁时,商容老师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学识,以及生活之地的偏僻闭塞,都已经无法满足老子对知识的渴望,为了让老子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商容建议老子去周朝学习深造。他说:“周都,典籍如海,贤士如云,天下之圣地也,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。”他把老子举荐给自己任周朝太学博士的师兄。这样老子就来到了周国,进入太学,广泛涉猎天文、地理、人文、历史、伦理等多个领域,还饱览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易》、《历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大量书籍。商容老师的师兄太学博士不仅学问渊博,而且举贤任能,他举荐老子作守藏室吏。守藏室是周朝典籍的图书馆,十六岁的老子如饥似渴,博览群书,如鱼得水,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。三年后,十九岁的他又升任守藏室史,他的成就有了更大发展,学识过人,闻名遐迩。
公元前523年,孔子因听说老子学识渊博,萌发前去问礼求教的想法。看到从鲁国远道而来的孔子,老子把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他,还带领他学礼乐、观看祭祀典礼、考察庙会的礼节,这些都让孔子受益匪浅。在教导孔子礼乐之仪的同时,更传授他思想和人生智慧。送别孔子时,走到馆舍外,老子对孔子说:“富贵的人会给别人送钱,仁义的人会给别人谏言。我这个人不富贵,没有能力送钱给你,只能送你有用的话:‘为人之子,勿以己为高;为人之臣,勿以己为上。’”走到黄河边,看着滔滔河水,孔子感叹道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!河水不知何处去,人生不知何处归?”老子手指黄河教导孔子学习水的谦下之德、柔弱之德、利万物之德。老子的教诲让孔子终生难忘。回到鲁国,孔子给弟子描述拜见老子时说:“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乎!”